近日,改革後首次舉行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2013年12月)公佈成績,引來考生紛紛吐槽,高校的大學英語教育也再次成為人們關註的焦點。改革開放以來,大學英語作為高校受眾最廣的基礎課程之一,一直在改革和發展。但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的多次調查顯示,大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滿意度較低,不少學生認為大學英語課程並沒有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與此同時,學界對大學英語教學的定位以及四六級考試也存在一定的爭議和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大學英語該何去何從,成為人們深思的話題。
  最令大學生失望的課程之一
  “我並不是很喜歡上大學英語課,感覺講的內容挺沒勁的,很難吸引剛從高中英語苦海中脫離的學生,學了之後也感覺不到什麼實際的用處。”
  上了兩年大學之後,杜峰才明白“高三是自己英語最好的時候”。
  杜峰是北京某高校法學專業大三學生,當年高考他英語考了139分,在大一入學英語分班考試中,他的成績也不錯,被分到了快班。“我們的大學英語是必修課,總共16個學分,要上四個學期。所有學生都以院係為單位分為快、中、慢三個班級,我們院每個班大概有40人。”杜峰介紹,他們學校的大學英語課主要分為閱讀、寫作、聽說、翻譯四門課程,由兩個老師講授,聽說課都是在多媒體教室進行。
  “說實話,我並不是很喜歡上大學英語課,感覺講的內容挺沒勁的,比如閱讀課大部分時候就是在照本宣科似的念課文,解釋單詞,講講語法,很難吸引剛從高中英語苦海中脫離的學生,學了之後也感覺不到什麼實際的用處,這些內容也不與四六級考試或者專業有很緊密的聯繫。”杜峰坦言,據他觀察,有很多學生都不認真聽講,還有些人會逃課,老師有時候也是睜隻眼閉隻眼。
  “所以,雖然上了兩年大學英語課,用的都是中學的老底兒,我的英語水平並沒有質的提高,甚至有所下降。很多詞彙、語法長期不用,有些都生疏了。”杜峰記得,大一下學期參加四級考試時,分數超過及格線(425分)近兩百分,但大二上學期參加六級考試時,分數剛剛過線50多分,下學期又考了一次,分數反而下降了十來分。“我想我應該不是個案,現在好多人不都說高三參加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比大學都要高嗎?”
  記者在隨機採訪中也發現,很多人認為大學英語課程並沒有什麼效果,自身的英語水平在大學期間也沒有明顯提高。近日新京報聯合新浪教育所做的調查還顯示,有52.5%的參與者認為“大學英語課沒用”。
  “的確,我們的大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普遍不滿,大學英語已成為最令大學生失望的課程之一。很多人通過四六級考試之後,更是對英語沒有什麼興趣了。”上海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復旦大學外文學院教授蔡基剛在2008年曾對全國五個省市的6所大學進行過問卷調查,對象是在大學期間至少已經學習兩個學期的學生。結果發現,學生認為自己進入大學後英語水平沒有提高和甚至有所下降的占到64.5%(其中有些下降的占37.7%),對大學英語教學勉強滿意和不滿意的占54.5%。
  教學目標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
  調查結果顯示,“教材陳舊,與實際脫節”、“應試色彩重,能力培養少”、“教學模式過於傳統”是大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
  是什麼讓學生對大學英語頗有不滿呢?有人曾對全國10餘所高校大學生進行了主題為“對大學英語現狀滿意度”的調查,結果顯示,“教材陳舊,與實際脫節”、“應試色彩重,能力培養少”、“教學模式過於傳統”是大學生普遍反映的問題。
  “我覺得學習大學英語的目的性不是很強。”北京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大四學生小陳解釋,大學英語課既不以四六級考試為主要授課內容,又不像專業英語那樣與專業聯繫緊密,學習起來難免會使學生“比較茫然”,也沒有很多學習的動力。
  其實,在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及教學要求》中,就提出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目標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即培養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發展自主學習能力和提高文化素養,其中“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是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主要任務。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於2009年至2010年對全國530所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現狀的調查也顯示,在教學目標方面,絕大多數高校都將“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作為重要或較重要的教學目標。
  雖然高校大學英語課旨在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一目標的實現仍然任重而道遠,應試化、傳統化、與實際脫節的教學模式也給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造成了障礙。
  從事大學英語教學近十年的南京某高校大學英語教師陳思表示,大學英語課程確實還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教學內容、授課方式,同時她也為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和熱情而擔心。
  “在高中,高考指揮棒在那兒,又有老師監督,學生們學習英語勁頭足。而到了大學,更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很多學生也覺得專業課學得好最重要,英語能過四六級就可以了。”陳思說。
  大學英語的十年教改
  大學英語十年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是重視聽說能力培養,建立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其實,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從2003年起實施,至今已走過十年曆程。大學英語十年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是重視聽說能力培養,建立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教學模式,倡導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現在回過頭來看,改革的理念、方向是正確的,採取的舉措也成效顯著。”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王守仁提到,目前許多學校都在探索構建大學英語課程體系。
  王守仁介紹說,復旦大學構建了“多元化多層次大學外語課程體系”;南京林業大學則將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細分為三個部分,滿足學生在應試、求職和職業發展過程中對英語的個性需求。
  據瞭解,去年3月,上海市教委還發佈了《上海市大學英語教學參考框架(試行)》,從2013年秋季開學起,開展以學術英語為導向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根據試點方案,上海高校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由過渡課程(基礎英語)、核心課程(通用學術英語)和選修課程(專門學術英語,如金融、法律、工程、醫學等)三類課程組成。這一方案一經發佈,也引起了大學英語界的廣泛關註。
  目前,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已經啟動《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研製工作。據王守仁介紹,按照教學質量總體要求更高、教學內容和評價方式更加多樣化的設想,《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一方面將明確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應達到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大學英語教學分類體系,鼓勵不同層次、類型、區域高校,根據教學指南和學校的辦學定位、生源特點、人才培養規格等,自主制定個性化大學英語教學大綱。
  “大學英語教學要準確定位,即為學校辦學目標服務、為院系專業需要服務、為學生個性需求服務。” ——王守仁
  解放後
  國內高等院校的外語教學主要是俄語教學,因此高等院校的公共外語課統稱為“高等俄文課”,公共英語幾乎不開設。
  1956年後
  各大學逐漸開設公共英語課程。進入20世紀60年代,選修公共英語的學生人數大量增加。
  1962年
  上海交大外語教研室制定了一個針對工業學校本科五年制學生的《英語教學大綱(試行草案)》,後經高等工業學校外語課程教材編審委員會審訂,由教育部正式頒佈實施,教學目的是“為學生今後閱讀本專業英語書刊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
  1966年至1977年
  高校外語教學處於停滯狀態。
  1979年
  受教育部委托,清華、北大等幾所院校聯合制定起草了《英語教學大綱(草案)》,將教學目標分為“基礎英語教學階段”和“專業閱讀教學階段”兩個階段。
  1982年
  當時的國家教委召開會議,決定修改《英語教學大綱》,並正式成立教學大綱修訂組。大綱把大學英語基礎教學分為六個級別,一至四級為必修課程,五至六級為選修課程。“其中第四、六級結束時,應按本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全國統一考試”。
  1985年
  國家教委將新一屆公共外語教材編審委員會改名為大學外語教學編審委員會,“大學英語”叫法正式取代“公共英語”。
  1987年
  第一次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舉行。
  1999年
  大綱修訂組修訂大綱,審定通過了《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征求意見稿)》。該《大綱》提出文理科和理工科大綱,統一考試,統一教學安排。進一步強調語言基礎教學,突出閱讀能力培養,淡化語言交際能力。
  2002年
  教育部決定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並於2004年正式批准《大學英語課程及教學要求(試行稿)》,第一次用大綱形式突出聽說能力培養,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改革傳統大學英語教學模式,要求高校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採用基於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
  2007年
  教育部對《大學英語課程及教學要求》進行修訂。同年發佈的《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育改革工程的意見》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要“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
  2014年
  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已經啟動《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研製工作。
  ■ 調查
  你覺得英語課有用嗎?
  見圖表
  (調查支持:新浪教育頻道。數據截至2月28日18時,參與人數:4408人。)
  (下轉D08版)
  D06-D08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孔悅  (原標題:大學英語 探索個性化教學之路(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63rijq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